憂鬱症怎麼辦? 藥物以外的新希望
「醫生,我最近情緒不太對勁,一直低潮好不起來」 「幾乎心情整天都在谷底的感覺,常常莫名掉眼淚」 「突然對什麼事都覺得沒樂趣,一切了無生趣」 如果你有以上狀況,需十分注意是否罹患了憂鬱症!憂鬱症近年來已登上全球失能疾病的首位。世界衛生組織(WHO) 研究指出,2020 年造成人類失能前十名的疾病當中,第一名就是憂鬱症。而全台灣的統計約每15 人就有一人罹患憂鬱症,也屢傳有藝人、名人罹患憂鬱症,而後自殺的憾事。憂鬱症之所以造成社會、家庭影響如此巨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常發作於工作主力的青壯年期,另
外症狀嚴重時可能引起自殺傾向,遺憾終身。
典型的急性憂鬱症狀,主要是持續而嚴重的低潮心情、對多數事物失去樂趣、提不起勁,合併負向意念、體力專注力不佳等種種身心症狀,通常持續超過兩週以上。研究發現病人常有大腦額葉活性降低、腦區連結異常的狀況,代表腦神經功能的「活性不足」與「溝通不良」。
其實憂鬱症如能妥善治療,仍有機會恢復良好生活功能。而目前治療上最主要的挑戰,是即使經過適當的抗憂鬱藥物治療,仍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患者無法從藥物中獲得完全的改善。也有一些人會因為各樣的副作用而無法耐受藥物。因此,新型態的治療,對這樣族群的患者是很重要的新希望。
本院近期引進了TMS 經顱磁刺激治療。TMS 是利用儀器產生磁波,在大腦皮質部誘發出微電流刺激,能活化與情緒相關的腦區,以及調控情緒迴路,進而改善憂鬱症狀。它的好處是非侵入性、不需要麻醉而且副作用低,對藥物療效不佳的頑固型憂鬱症,能提升三到五倍的改善比率。
憂鬱症本身成因多,因此常須透過整合性治療多管齊下,才能達到適當的療效。適當的藥物、心理治療,輔以運動、健康的飲食型態及營養( 如植物性蛋白、魚類、高纖維量),都對於改善症狀有所幫助。而對於頑固型憂鬱症,TMS 等腦刺激術治療是新的治療選擇,也是患者戰勝憂鬱,恢復正常生活功能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