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的愛-環島考察
1957年3月,戴德森醫師一家五口抵達臺灣之後,由於臺灣信義會差會對於醫療宣教尚未有明朗的計畫,因此戴醫師先被借調至花蓮基督教門諾醫院支援醫療工作一年,期間並透過環島考察,實際了解臺灣的醫療環境。在環臺的旅程中,戴醫師發現位在西部的嘉雲南地區平原廣闊,大多數居民多以農漁業為生、且此區人口眾多、民風純樸,但生活貧困、疾病叢生,常見如砂眼、肺結核、腸道寄生蟲、貧血、營養缺乏以及骨髓炎等疾病。當時醫師多在鄰近鐵道交通便利、人口集中處設立診所,只有極少數醫師願意到偏遠的農村、山區或沿海漁村開業,但這些地區的民眾恰恰是最需要幫助的人,因此對於經濟狀況不佳的人,在生病時,礙於當時醫療費用昂貴,無能力可到城市就醫,大多求助於傳統宗教醫療或是偏方草藥。
因此下鄉提供巡迴醫療服務更在戴德森醫師的醫療計畫中,所以要興建一所具備現代化的醫院,提供醫療照護服務並成為巡迴醫療的基地,且要位在交通便利的地點,這顆醫療傳道種子已在戴醫師心中發芽成長,最終戴德森醫師決定,選擇以嘉義市作為醫療傳道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