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與炎夏共舞,保護腸胃

發布日期
2007/08/17
點閱
241

炎炎夏日,大中午的溫度常常輕易地就飆過35度,越來越多人大口大口的灌冰水消暑,喝一罐冰涼的飲料通體舒暢,但貪涼的結果卻容易影響腸胃的機能,甚至造成胸悶吃不下東西等種種不適。

由於天氣炎熱,溫度升高,皮表的血流相對旺盛,體內腸胃蠕動較差,所以容易出現脹氣或腹瀉的狀況,或者造成大便不暢或大便較硬,甚至顆粒狀羊大便的情形,也容易因為感冒而造成急性腸胃炎,發燒、咳嗽、鼻塞、上吐下瀉的症狀一起出現,所以夏天應該要好好的保護腸胃,才能過個健康而快樂的夏季。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掌管消化與吸收功能,是一切氣血化生的來源,所以對於腸胃的保養特別重視。脾的功能相當於人體的消化系統,除了與食物的消化、吸收有關之外,也跟免疫系統有關,它同時負責供應身體其他器官與臟腑、組織的營養,所以身體要強健就必須要有一個健全的腸胃。

中醫所稱的「脾」對身體而言是最重要的臟器之一,但是脾容易被外在的環境或病菌以及內在的情緒或體質因素所干擾,而約束了脾的功能,使之無法正常發揮,輕者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口渴、便祕或腹瀉、腹脹、腹痛、頭暈、疲倦、形體消瘦等症狀,重則會出現中氣下陷、久泄脫肛、內臟下垂、便血、尿血、眩暈、精神恍惚、免疫力下降等症狀。

夏季在陰陽五行中屬火,不但天氣熱,人體的新陳代謝、排汗也最快,因此需要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材,幫助清熱袪暑,在清熱解毒的同時,也可以調合體內的熱氣。如:黃瓜、冬瓜、苦瓜入菜幫助退火,西瓜、木瓜、甘蔗、水梨等水果能生津止渴;菊花、金銀花、決明子能清熱解毒;綠豆、薏仁等是消暑的冰涼甜品,也可用西瓜、木瓜,及菊花、決明子等做成夏季飲品。但應注意食用時應該慢飲慢用,不宜大口往肚子裡灌,因為身體也需要慢慢地讓冷熱調和;寒性體質者千萬別吃太多,體質不宜者吃入太多的涼性食物也會讓身體的狀態失去平衡。

中醫臨床的相關治療如下:脾氣為風寒邪氣所約束,可用解表袪邪的桂枝湯加芍藥,或加藿香正氣散等;若是吃了過多冰涼飲食造成食慾下降,可用小建中湯或苓桂朮甘湯等;若出現大便硬如羊屎狀的現象,可佐以麻子仁丸或調胃承氣湯等;若因吃太多導致過飽,脹氣無法消化的情形,可用保和丸或香砂六君子湯等。

當身體出現不適,若能及時使用中醫方藥調理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當營養的消化、吸收、供應無餘,氣血生化來源正常,自然可以身體健康地和炎夏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