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翹臀及美腿散發性感成熟魅力的流行天后─凱莉米洛,在2001年以一曲“Fever”(超熱)紅遍歐美歌壇,她的聲勢如日中天,事業與愛情皆臻圓滿。可惜的是,上帝並沒有給她一個十全十美的人生。
2005年,在她準備巡迴演唱會之際,醫師告知她罹患乳癌時,她表示「整個人如碎片碎裂一地」。凱莉在專訪中表示:「醫師告訴我的時候,我不發一語,爸媽跟我在一起,我們都心碎極了,我說,『不要,我要繼續搭飛機(繼續巡迴演唱)』,他們說,『不,你不能這樣,坐下來』。」
****************************************************************
癌症,對病人而言,是人生的一大轉捩點,通常他們的生活都會因此面臨重大危機,與醫師共同決定如何治療時,內心的不安及情緒的苦惱,多半很難控制。病人最主要的擔憂來自於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得病之後如何面對身邊的人、該如何面對死亡的陰影、和因為癌症而導致的身體殘缺,及心理上的恐懼害怕,財務狀況也是一大隱憂。
心理上的影響和下列幾點有關:1.病前的人格特質,2.平時處理事情的能力,3.個人身心發展過程,4.癌症對病患衝擊的強度等。人際因素包括了家庭和社會對他的支持,以及醫療小組的介入等。在情感上,病人可能一開始感覺到極端的焦慮、悲哀、恐懼和忿怒;但日子久了,便感到麻木,以至於缺乏反應。積極的病人可能不願意就此放棄,通常會成為周遭眾人的焦點,而且會主動尋求管道,希望自己能克服病魔;但也有些病人因此而困惑,對任何事物麻痺,不能集中精神。肉體上的疼痛可能會增加一些,每天該有的活動量、食慾和睡眠時間都會受到影響。
一般而言,癌症病人對此壓力反應可能會很嚴重,但是也有可能會減輕,因為病人會快速的回復理智,以便因應自己的病情。但是,如果負面情緒持續了兩週,或更久的時間,以致精神上的壓力及癥候更多時,就該接受精神科的評估及治療了。
精神疾病佔癌症住院和門診病人總人口的大約50%,這其中的三分之二是適應性疾患或因癌症造成的心理問題。研究顯示其中有20-45 %的人是憂鬱症,譫妄(註)約佔15-75%(生病越久,譫妄比例會越來越高),而這些數據和其他罹患較嚴重疾病的患者並無太大差異,顯示不出癌症與其他疾病的不同。很多病人會否定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並拒絕精神科治療,導致精神疾患被低估了,此時病患的憂鬱和焦慮也無法獲得妥善治療。
女性的乳癌患者尤其容易因為失去第二性徵而心情低落,而治療造成的副作用如:嘔吐、腹瀉、掉頭髮、膚色改變、短暫性或永久性之性無能、性冷感及藥物造成情緒不穩定等,更讓患者難以承受。若無法得到伴侶或其他家人的支持,自己要面對強大的病魔和心魔,實在是相當辛苦的事。
有女性表示老公很喜歡自己豐滿富有彈性的乳房,但因罹患癌症後必須手術,胸部便留下了凹痕,老公一看到就會急著把眼睛轉開。她擔憂自己外形變化會使吸引力下降,而不能栓住另一半的心,所以在痊癒後會渴望自己生病的部分能回復原本的樣貌。病患對抗癌症的心路歷程往往充滿孤單與不安的情緒,而無助和絕望的感覺卻不利於自身的疾病。
幸而有越來越多的精神科藥物和心理治療加入癌症治療領域,不僅有抗憂鬱劑和抗焦慮劑能幫忙病患改善情緒、疼痛感、食欲和睡眠,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並減少自殺意念;對於譫妄的病人,也有抗精神病藥物加以輔助治療。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勇於面對自己得到癌症的事實,並且盡早接受治療,對於自己的心境,不論悲傷或痛苦都能傾洩出來,無論是對家人或對醫護人員透露自己需要幫助的心情,都是促進自己心理健康的方式,可以從中得到其他人的看法或精神支持,降低自己因猜測而造成的恐懼與憂慮。
事實上,研究顯示心理治療的介入,對於癌症病患普遍有正向的幫助,包括危機處理、認知的問題解決、支持性心理治療等,皆有不錯的效果。不管是個別或團體心理治療,都能降低苦惱、增加病人的自尊和自我形象,減少了焦慮,給予病人對疾病較好的控制感。病人的二個主要的議題是面對「壽命可能因此縮短的事實」和「可能即將面臨的死亡」。稍後病人可能對死亡出現兩種矛盾的現象,一是因疼痛或身體不適而渴求死亡,二是恐懼死亡的來臨。家庭成員可能因為病人情緒矛盾也需要被支持;如果病人不幸過世,先前的照護者更需要接受悲傷諮詢輔導。
對癌症病人,團體治療有一定的幫助,因為可以互相支持、釋放壓力和彼此學習。方式包括:1.教育性團體—以疾病的衛教為主,較少提及情感層次;2.支持性團體—著重情感的表達與抒發;3.混合的團體—包含衛教與情緒支持兼有之;4.病患的自助團體,增加病人的賦與權能感與自信。這些病人即使在治療結束後,在自尊、生活品質及疾病因應上也可達到持續的效果。
******************************************************************
後來凱莉米洛接受了自己的病情,雖然她還沒完全從乳癌的磨難中復原,也缺乏力量與鬥志,但她與乳癌的抗爭過程,讓她更加了解一些病患必須經歷的奮鬥。「我覺得我獲救了」,她說:「我從未經歷這種必須一切從頭的狀況。我沒有力量、沒有鬥志,沒有過去我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我有座高山要攀越,但我不想一直在山底盤桓。」
乳癌也許是人生的一首變奏曲,但最後的章節仍須依靠病患、親友及專業的醫療協助來共同譜曲,別忽略了人生的光明面。
(註)譫妄:一般於譫妄發生前之最初期徵兆為情緒不安寧,顯得焦慮、煩躁、日間睡眠而夜裡失眠等;一旦進入譫妄狀態,其意識有波動現象,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交迭進行,甚或兩者交迭出現,情緒呈極端變化,出現錯覺、幻覺或各類妄想,思想和言語散漫,時間空間觀念障礙等等。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704/19/1blf.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711/19/1dkt.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716/19/v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