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穴位敷貼
中藥穴位敷貼是將中藥製成一定的劑型、敷貼於體表病灶或是相關穴位上,利用中藥對穴位的刺激和藥理作用,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是一種有效又安全的外用方法。
中藥穴位敷貼以中醫經絡學說為依據,結合膏藥(使用在體表病灶)以及針灸經絡(使用在相關穴位)兩大原理。因為經絡是人體組織結構的重要部份,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具有溝通表裡、聯繫上下的作用,所以穴位敷貼具有活血、止痛、定喘、鎮靜等多種功效。
穴位敷貼的作用原理
穴位敷貼常選用一些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芳香溫熱藥,用於某些穴位後發揮治療作用。其作用原理包括:
1. 局部刺激作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藥物刺激穴位後,使局部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而改善周圍組織的血流,達到消炎去腫的作用;某些刺激性較強的藥物,還可通過神經反射激發身體的調節作用,使身體的抗體形成,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防治過敏性疾病。
2. 經絡調節作用:利用藥物的溫熱性對穴位的刺激,可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袪濕散寒的功效。通過對經絡的調整,從而達到補虛瀉實、陰陽平衡,具預防保健的作用。
3. 藥物自身作用:藥物在穴位上經由皮膚滲透到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較高的藥物濃度、發揮較強的藥理作用。同時,藥物刺激局部穴位,可激發全身經氣,通過微小血管的吸收輸送,發揮最大的全身藥理反應。
穴位敷貼適應證
1. 內科:呼吸道方面包括過敏性鼻炎、咳嗽、哮喘、扁桃腺炎。腸胃道功能障礙包括胃脹、胃痛、呃逆、嘔吐、泄瀉、便秘、腹脹、腹痛。精神神經方面包括睡眠障礙、顏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心悸、頭暈、頭痛。泌尿系統包括頻尿、小便不利等。
2. 婦科:痛經、月經不調、月經過多、白帶、胎位不正。
3. 兒科:小兒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厭食、遺尿、發熱、口角流涎等。
4. 皮膚科:蕁麻疹、帶狀疱疹痛。
5. 緩和癌症腫瘤的疼痛。
穴位敷貼為一種無侵入性的醫療方法,不需經由腸胃道吸收,可避免腸胃肝腎之負擔。更特別的是,穴位敷貼可以根據個別病人不同之病情及體質,採取不同穴位及不同的貼敷藥材,達到真正對症用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