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到最需要愛的地方去

發布日期
2007/12/18
點閱
236

從事居家服務工作已滿5年了,當初畢業後想學以致用,以「社工」為主要工作,不限服務領域的找工作,只期待能有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才不至於陷於大學畢業卻找不到工作的困境,辜負了家人的期待。

服務過程中,總是聽人說居家服務是個辛苦的工作,但我卻沒有這樣的感覺,雖然經常在各鄉鎮來回奔波,接受風吹、日曬、雨淋,加上長時間的開車,比較容易感到疲憊,但我覺得這才是生活!開著車在大街小巷穿梭,在工作中享受很大的自由及彈性。服務的區域是較鄉下的地區,車子開上了東西向快速道路,往東方可看到遠山的風景,兩旁則大部份是開闊的農田景象,雖然是開著車,但在其中是一種享受,有與自然貼近的感覺。

志工送餐服務
工作方面,以送餐服務來說,有許多接受服務的個案,就是依賴中心每天送的一個便當,做為一天主要的飲食來源,一個便當加一個飯糰,個案需要分配成三餐食用,中午食用一半的便當,一半留下來當晚餐,飯糰則在隔天煮成粥當早餐,對於一般人來說,一個便當也許微不足道,但對他們而言,卻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還有,有些獨居個案(不一定是老人),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以至於缺乏與外界社會互動的機會,志工送餐到宅時,才有人與他們打招呼、互動與關懷,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分鐘,一句簡單的問候,都是被個案深切期待著的。中心提供送餐服務,不只是一個便當的提供,希望也能達到對個案心理上的關懷,今年度中心創新的提供個案養生餐及地方小吃的選擇,讓送餐的服務更貼近個案們的需求。

居家服務:中心主要的服務工作
居家服務因應個案個別化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安排,以改善個案居家環境、維持身體健康狀況、減緩身體功能的退化、提升個案生活品質、增加社會互動…等為服務目標。服務人員的安排方面,也必須考量個案的人格特質,安排不同個性的服務員提供最適合的服務,減少服務過程中因「人」或「個性」而造成的負向關係。

社工員擔任評估、服務安排、資源連結、管理、協調、教育及支持的多重角色,直接面對的個案、個案家屬、志工及服務員們,都是比自己年長許多的對象,居家服務要面對的不只是個案本身,個案居住在家中,家庭包含各個不同年齡層的人,小孩、青少年、婦女、身障者都是家庭中的一員,也都有各自需要面對的問題;在社區中提供服務,所要面對的也不只是案家,還有個案的鄰居、親友、村里長/幹事。從這份工作中,得到最多的其實是自己本身,因為面對應變的技巧,是經驗的累積與學習,一步步從壓力與挫折中學習與成長。

接受居家服務的個案,從以低收入、中低收入個案為主,到以失能程度為收案標準,非中低收入的個案越來越多,期間的轉換也挑戰著價值觀。民眾「福利意識」的提升,「福利」不再是政府的德政,是政府應該對民眾付出的社會正義與義務,但大多數的福利接受者將「福利」當作是權利,卻沒想到也有該盡的義務,家庭照顧者將照顧責任轉移到照顧服務員的身上,造成照顧服務員無形的壓力,減低了對於服務工作原有的熱忱。

對我而言,照顧服務不只是一份工作,真實的面對生活中所有可能會遇到狀況,是經驗的累積,也是面對自己本身的生命課題,持續不斷的學習是維持動力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