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北京進修心得

發布日期
2007/12/18
點閱
290

小兒外科醫師乃是專門為一群特殊年齡層病患─新生兒、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外科疾病服務的醫師,簡單來說,就是專門為小孩子開刀的外科醫師。因為所受的訓練為外科系的訓練,所以手術的經驗,對於小兒外科醫師的成熟至為重要。

隨著社會潮流及經濟情況的改變,台灣新生兒出生率連年下降,今年已達不到20年前的一半;而新生兒重症疾病的發生率,則為數千到數萬分之一,因此在每一所醫院中所能遇見的重症小兒外科病患的機會,已愈來愈少。這對小兒外科醫師手術經驗的累積,非常不利。然而在對岸,他們的出生率仍維持台灣10年前的水準,在2005年約有一千六百萬新生兒出生,有鑑於此,深感自己在重症兒外科疾病經驗的不足,因此於2006年決定離職前往對岸的北京兒童醫院,一面進修、一面服務對岸的兒童。

北京兒童醫院
北京兒童醫院建院已有60餘年,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三甲級教學醫院(類似於台灣的醫學中心),目前約有700餘床,是中國最早建立小兒外科的醫院之一,較台灣早十餘年,目前年手術量超過一萬例,其中半數以上為主要手術,而非包皮疝氣類小手術;其門診量在感冒高發期可達每日8000人次。由於位於首都,因此額外負有其他任務,除了為各種疑難病診治中心外,也負責訓練全國兒科及兒外科的醫師,因此每年均有上百位由各地來的進修醫師,在此完成六個月至一年的進修生活。再加上由全中國各地來的病患,可想見無論漢、滿、蒙、回、藏、苗、傜及兒童醫院國際部的外國病患,各式各樣的方言、面貌、習慣,都可以見到。

外科部
分為普外科、心臟、胸腔、泌尿、新生兒、腫瘤、神經、整形燒傷、急症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等次專科,每一次專科皆有至少三到十餘位主治醫師級以上的專科醫師。其開刀房的設備也非常先進,所有在台灣醫學中心所出現的貴重儀器樣樣都不缺,這和我們想像的並不同,但絕不代表全中國的情況。有趣的是,基本的剪刀、鑷子等工具都差了一截,好像全中國都是如此。我選擇了普外科、胸腔、泌尿、新生兒外科各三個月,其中絕大部分都在開刀房的手術台上度過。

泌尿科
北京兒童醫院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小兒泌尿外科醫院,每年處理尿道下裂400例以上,腎盂輸尿管交接處梗阻至少200例。此外,所有在教科書上的疾病,這裡都可見到,每周的大查房,都會有從未見過也未曾想到各式各樣的先天泌尿系統畸形、腫瘤等病例。雖然泌尿科有64張病床,但平均每個病患還是要等3到6個月才能住進來。自己上手術台印象最深的幾個病例,分別是尿道上裂修補(Epispadias),腎母細胞瘤合併下腔靜脈瘤栓的腫瘤及瘤栓切除(Nephroblastoma with IVC Thrombus),雙側腎母細胞瘤分次切除,七歲的膀胱外翻修補(Bladder Exstrophy),外傷性後尿道斷裂修補,外傷性輸尿管斷裂以逆行性輸尿管攝影(Retrograde Pyelogarphy)來診斷並修補等。這些疾病在台灣可能是一輩子才能見到一兩次,甚至完全見不到的經驗,而在北京兒童醫院,他們已是處理得非常成熟。

新生兒外科
在中國由於缺乏完善的保險制度,因此對於低體重早產兒多半只能放棄,這是和台灣不同的;但對於其他重症先天性新生兒畸形的病例,這裡則可謂寶庫,以小兒外科指標性手術─先天性食道閉鎖而言,在台灣的醫學中心一年最多約3例,但在這邊去年不完整的統計已有39例,其中並有一些少見類型,手術後效果也不錯;至於其它各類畸形病例則更為豐富,我在其中也見到了第一對胸腹連體嬰。

普外科
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先天性巨結腸症的處理,至今已超過3000例,從新生兒到20多歲的病例都有。由於以往中國貴重抗生素取得不易,因此他們發展出一些特殊的方式以減少手術的感染,其中他們最堅持的是術前洗腸,無論是多困難的病患,是長段型或是長久未解便,腹漲超過足月的孕婦─一點都不誇張─都可將腹內的糞石洗出,而不必做人工肛門,在過去的7年中,無一例先天性巨結腸須做人工肛門。以西方手術的概念,這當中許多病患,人工肛門是無法避免的;然而,病患就須多做一至二次手術。除此之外,膽道異常,總膽管囊腫每月也有十餘例。而其他較少見的,如脾臟腫瘤、包蟲病(Hydatid Cyst);或是一些台灣少見的,如肝臟門靜脈海綿樣病變(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門脈高壓等,這裡也都累積了豐富的手術經驗。

胸腔外科
小兒胸腔外科由於病患數太少,能夠單獨獨立的實屬少數,北京兒童醫院胸腔外科算是較早成立的,除了傳統的開胸手術外,近年來正大力發展小兒胸腔鏡手術,在我去的幾個月中,由於遇到暑假,平均一周可以有至少8例胸腔鏡手術,加上傳統的開胸手術,一周可以有約20例,單以胸腔鏡輔助漏斗胸矯正術〈Nuss Procedure for Pectus Excavatum〉,單一位醫師目前就已完成超過460例,和他一起上胸腔鏡手術,只能以行雲流水形容。其他的腫瘤切除,如縱膈腔食道複製囊腫(Esophageal Duplication Cyst)、氣管囊腫(Bronchogenic Cyst)、神經源性腫瘤(Neurogenic Tumor)、其他惡性腫瘤的切片、氣胸的修補等,大部分皆能以胸腔鏡手術獨力完成。

病患狀況
在北京兒童醫院時,絕大部分病房皆是半封閉至全封閉式的,只允許一位女性家屬陪伴,除特定時段外,不允許任何人進入病房,病房外大門深鎖,非工作人員,任憑你喊破喉嚨也不會開門,所以在病房外永遠都會有一大群人或坐、或臥、或躺,就希望有那麼一點機會等門打開,能鑽進去見見小孩,問問醫生病情。再加上缺乏保險,任何一次門診加上藥費,至少都需台幣1200以上,如果要照一張X光片、做一次超音波則還要加錢。住院手術至少4萬元起跳,複雜一點的,則要十餘萬以上。考慮中國內地的所得,對部分家屬而言,以傾家蕩產來形容看病並不為過。就有病患跟我說,這次住院他已把房子賣了,下一次就要賣牲口了。因此,可以在醫院外的露天空地上看到成群的家屬,有錢的搭帳篷、沒錢的鋪報紙,渡過一個又一個的住院日子,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如此也造就了中國格外緊張的醫病關係。

結語
在這一年多的日子,我學到許多許多,遠超過我當初所求所想的,我看到了許多在非常艱困的環境下,依然不求報償、堅持在自己崗位上,努力奉獻並積極創新的醫護人員,也讓我學習了謙恭,知道自己是何等渺小與不足,更讓我珍惜現在幸福的環境。盼望我所學的,也能為台灣的小朋友有所貢獻。

~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篇65:11)~

後記
文末我要感謝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張北葉主任、武漢兒童醫院江澤熙教授、北京兒童醫院、中國工程院張金哲院士的協助與支持,使我能順利完成這一年的進修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