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透過正向教養改善孩子的用餐習慣

發布日期
2025/04/09
點閱
133

透過正向教養改善孩子的用餐習慣

    立漢是四歲的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在幼兒園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家裡吃一頓飯,對父母來說簡直是一個酷刑。他從小不僅不好好吃飯,還爬上爬下,一頓飯要吃很久,有時候甚至顧著玩不吃飯。等到餓了就想要吃零食,父母也擔心他肚子餓,就會給他零食。父母以為這種情況長大就好了,沒想到不僅沒變好,還常常不歡而散,到底要怎麼辦?

 

給學齡前父母的衛教建議

 

    孩子用餐時不專心、爬上爬下、不願吃飯,甚至偏愛零食,這些行為常讓父母感到挫折。其實,這些情況可以透過正向教養的方法來改善。以下是幾個簡單又有效的建議,幫助您和孩子建立愉快的用餐習慣。

 

  1. 設立清楚的用餐規範
  • 固定用餐時間與地點:與孩子約定,吃飯只能在餐桌上進行,且用餐有固定的時間,時間到即會收拾餐點。
  • 減少干擾:用餐時,關掉電視和收拾其他電子設備,讓家長及孩子皆專注於吃飯。
  • 簡單明確的規矩:例如「吃飯時要坐在椅子上」「時間到就會收拾餐點」、「時間內沒吃完飯,下一餐中間不能吃零食」。

 

  1. 引導孩子參與用餐規劃
  • 制定規則:全家一起討論用餐規則,例如「吃飯時不能爬椅子」,並讓孩子幫忙畫圖或裝飾規則表,增加參與感。
  • 給予有限的選擇,讓孩子參與決定:在父母可接受的範圍內,提供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感覺自己有選擇權。例如「今天想吃飯還是麵?」或「想要喝湯還是吃水果?」。

 

  1. 運用自然後果,避免過度妥協
  • 如果孩子不吃飯,可以平靜地告訴他:「現在是晚餐時間,時間到就會收拾,如果肚子餓了,也不能吃零食,下一次吃飯時間是明天早餐。」
  • 堅持規則:避免因為擔心孩子肚子餓,在非用餐時間提供零食,以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1. 創造舒適的用餐環境
  • 加入趣味元素:例如使用孩子喜歡的餐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1. 鼓勵良好的行為
  • 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予具體的讚美,例如:「今天你在餐桌上坐得很好,媽媽覺得你很棒!」
  • 避免懲罰:用正向的方式引導孩子,避免威脅或責罵孩子,讓孩子對吃飯產生抗拒。

 

  1. 保持耐心與一致性態度
  • 改變孩子的習慣需要時間,照顧者的態度需要保持一致,避免在規則上反覆無常。
  • 目標是幫助孩子學會自律,建立好的習慣,而不是單純服從父母的命令。

 

  1. 若執行上遇到困難,運用家庭會議解決問題
  • 讓孩子表達想法:在家庭會議中,溫和地描述問題,例如:「我們發現最近吃飯時,你常常跑來跑去,飯來不及吃完,所以很常餓肚子。你覺得怎麼做會更好?」
  • 共同制定解決方案:例如設定「用餐獎勵表」,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予貼紙獎勵,累積一定數量後獲得非物質性的獎勵(如一起玩遊戲或戶外活動)。

 

 

範例情境

當孩子爬下椅子時

父母可以平靜地說:「我看到你不想吃飯了,沒關係,等下一餐再吃吧。」然後將食物收起來,避免爭吵。

 

當孩子專心吃飯時

父母可以說:「今天你乖乖坐著吃飯,真是太棒了!爸爸媽媽都覺得很開心。」

 

總結

正向教養強調溫和且堅定的方式,幫助孩子學會自律並建立良好的用餐習慣。透過設立清楚的規範、引導參與、運用自然後果和家庭會議,父母不僅能解決用餐問題,也能增進親子關係,讓孩子在溫暖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共同努力,讓用餐時間成為全家愉快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