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2年,再耕園小作所悄然展開服務,剛開始,我們設計了清洗琉璃珠的工作。每一顆珠子都需要被細心地浸泡、清理,這是一項需要高度專注與靈巧手法。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只是簡單的步驟,但對於某些學員而言,因手指不夠靈活,動作時常顫抖,清洗後琉璃珠上仍殘留的隔離劑帶來了無數挫折與失落。
經過深思熟慮,我們決定改變方向。觀察每位學員的特質,探索他們的興趣與優勢。最後,我們將作業活動轉向園藝栽培、縫紉與販售。
當學員第一次拿起針線時,手指顫抖得無法穿過針眼。表情寫滿了不安與懷疑,似乎在問:「我真的可以做到嗎?」。教保員們無數次地耐心指導,設計了許多輔助器具,依據個別化需求,不斷調整工作方法、流程,每一次穿針引線,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是他們戰勝自我、重拾信心的證據。園藝活動中,他們也逐漸從照料植物的過程中,學會了耐心與成長的意義。
真正的轉折來自於我們開始參加嘉義市的市集。猶記我們的第一場市集,對他們來說完全陌生的舞台,帶著期待和忐忑,即便我們進行了無數次的演練,但學員們還是緊張得幾乎說不出話,面對陌生人群,他們的緊張溢於言表,有的用手摀住耳朵,有的因焦慮而說話變得大聲,有的選擇躲進廁所逃避壓力。但在專業人員耐心引導及鼓勵下,直至今日,他們成了指導他人的「老師」,開始慢慢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手工技巧,從磨木頭到折鋁線。隨著經驗的累積,他們的眼神從不安逐漸轉變為自信,那份成就感在眼中閃耀,成為最亮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