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疾病認症的洗禮
在親身經歷「疾病認證」前,這四個字,原本感覺它離我很遙遠,因自從知悉相關單位須接受「疾病認證」的都是外科、神經內外科、腎臟科等相關團隊,畢竟自己在這些科別中是附屬單位而非主力單位,認證過程的準備上坦言未竭盡全力,心態上總覺得還沒、還沒、還沒輪到我......
直到某天護理部主任在會議上呈報今年的疾病認證有「心臟血管科團隊~急性心肌梗塞疾病」,接下來還會有心衰竭......等相關心臟科的疾病認證,頓時湧現在腦中的盡是「哇!這麼多,還是一系列的?而且不止一個認證?現在幾月?時間剩多久可以準備?」,但是,現實休克的時間只能允許幾秒鐘,還是得趕快回復心神、準備進入備戰狀態!
既然是疾病認症就是需要團隊合作來並肩作戰,首先必是各職類菁英成員的組成,再者為了讓需要交通的訊息即時傳遞與不漏接,軟體通訊的群組就這樣迅速建立完成。點閱了成員的資料,發現上至醫療長、部長、科及部主任所屬高階主管,下至護理、營養、復健、藥學、出院準備、呼吸治療等各職類單位,「哇!全員動起來,團隊力量之大」!從中就感受到病人照顧不就是透過這群使者們,大家手牽手,串成一個圓,將病人及家屬包覆其中,藉此提供無微不至的愛與關懷,從入院到返家再到回診,不斷逐一、逐一的共同面對及協助問題解決,心中莫名的感動油然而生,加添自己更能認同需要接受「疾病認證」的評核與挑戰。
照護品質就是呈現疾病認症最佳的作戰利器,不能僅是口說無憑,如何將之能以「說、寫、做」三線合一的完整呈現,達到品管是有依可循、品質照護是一致性、是更有說服力,因此團隊們共同討論及深思,如何將原本就已經一貫在執行的照護模式能更明確、更有系統及以清楚的數據量化呈現。而為求齊心合利,團隊履次履次不厭其煩的進行會議討論及再修正共識模式,藉由此次疾病認證的名義不僅讓各職類成員省思自己科內的作業程序,也看到團隊是以多走一哩路的心再發想如何將這照護範疇更明確、更有條理、更能再凸顯專業的優勢與效能!
每個職類成員都是醫療產業不可小覷的小小螺絲釘,如何善盡職責、發揮專業知能、把病人及家屬的照護環節架構的更完美無縫、堅如磐石,就是這些螺絲釘們看似基本但確又是最艱鉅的任務!此次的疾病認證,「看」到各成員能卸下自己的專業成見不斷的溝通協調、「感受」到各成員不遺餘力的善盡職能本份、「聽」到各成員以正向回饋跟勉勵的口吻相互加油打氣。所以,我們通過了嚴峻的認症考驗,團隊們更贏得了這專業冠冕的最佳殊榮,最終,也應得神的話語~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