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治療糖尿病新武器—連續性血糖監測器、胰島素幫浦

發布日期
2007/06/20
點閱
1285

連續性血糖監測器
我們常說血糖控制良好可以減少糖尿病的合併症,但空腹血糖好就是控制良好嗎?糖化血色素7%以下就是好嗎?答案不是這樣的。血糖好是要整天血糖平穩才是好,糖尿病患控制理想目標為空腹90-130mg/dl,飯後二小時160-180mg/dl以內;而糖化血色素是反應血糖的平均值,對血糖的高低起伏則無法呈現,若病患不常測血糖,則很難了解血糖的高低。

傳統的抽血檢查或血糖機只能反應瞬間的血糖,不能表現一整天24小時的血糖變化。「連續性血糖監測儀」能收集連續3天血糖變化的情形,提供完整的血糖變化圖表,醫護人員可根據血糖圖表配合相關訊息來全面評估病患的血糖,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法。

首先將葡萄糖感應器軟針置入皮下,利用所含的糖氧化酉每每10秒鐘測定組織間液的葡萄糖值,每5分鐘記錄1次平均值,一天可紀錄288次的血糖值,3天後將資料下載至電腦解讀。使用監測器同時需作飲食、運動及藥物的記錄,這些事件將以圖表輸出方式顯示於CGMS系統,所以可確實看到病患在任何時間點的血糖濃度。它能監測血糖變化的模式與趨勢,顯示患者24小時血糖一連串變化的情形與日常生活的關聯。

「連續性血糖監測儀」不影響生活起居,且可彌補一天4-6次血糖監測所無法偵測到的高或低血糖,不僅能記錄且幫助了解日常生活對血糖的影響,同時也協助醫師能更精準治療糖尿病,對血糖不穩定與易發生低血糖患者特別有幫助,「連續性血糖監測儀」堪稱為了解血糖值變化的最佳工具。
(圖的說明)連續血糖監測器一天可監測288次血糖值,如同血糖攝影機讓我們了解身體血糖的變化。


胰島素幫浦治療

注射胰島素常是病人的夢魘,但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島素能幫助血糖穩定以減少合併症。但注射胰島素還要驗血糖,生活備受限制,「胰島素幫浦」的出現則為病人帶來一道曙光。
幫浦是在皮下持續給予胰島素,模擬正常人生理胰島素分泌,病患只需三天換一次軟針,不需一天多次打針,可減少生活飲食限制、減少低血糖、生活較有彈性,並可達到血糖穩定目標。「胰島素幫浦」為一模擬人類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的微小電腦,幫浦會持續且精確釋放微量胰島素,但並無感應血糖調節分泌的能力,病患仍需依靠自我血糖監測或連續性血糖監測的結果來決定輸出劑量。

由於可隨身攜帶,只要壓下按鈕就能隨著作息和進食給予胰島素,對三餐不定時或輪換三班工作者,特別可以感受到便利性,如食慾不佳或血糖變高時,也能透過計算,依情況加減胰島素劑量。使用幫浦的生活可如正常人的生活型態,可避免每日多次的注射、呆板的飲食計畫,沒有皮下積存許多無法預測的胰島素。

胰島素幫浦治療本身並不會導致體重增加,運動及適量的飲食控制可有效地維持體重。有別於傳統注射,使用胰島素幫浦看得到藥劑進入皮下注射部位,當管路阻塞時,酮酸血症的危險性很高,因此幫浦治療者皆須做到一天多次檢查血糖,做到隨餐正確設定劑量,才能確保血糖沒有失控。偶爾會有皮膚刺激或感染的問題,因此必須確實做好皮膚照護與部位輪換,每2至3天就更換輸液套是預防注射部位感染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