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均衡飲食 很「粽」要

發布日期
2007/06/20
點閱
219

端午佳節在享用粽子的背後,可是有番學問的喔!粽子是高熱量的食品,對於糖尿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肥胖等慢性病患者來說,吃粽子時更應特別留意,可別因吃多了而帶來身體的負擔!所以如何過個好佳節,控制好血糖及體重,讓我們一起先來動動腦筋,了解粽子的熱量有多少?

粽子的營養分析
粽子的營養主要是以熱量為主,其次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若以20歲成年男女一天所需的營養來說,粽子的熱量與油脂偏高,纖維不足,因此建議淺嚐為宜。
(市售各類的粽子主要營養成分及肉粽的熱量及食物代換表如附件)

高纖米飯變變變
除了糯米之外,粽子的米飯部分還可以用五穀雜糧米來取代,也可以在糯米中添加綠豆仁、紅豆或麥片、薏仁等,不僅增加了纖維含量,甚至將常用的糯米改成紫糯米,讓粽子的顏色更加豐富、香氣十足又有嚼勁。

滷代炒 不油不膩、少肉多蔬多健康
許多粽子的內餡是預先炒過,再包入米粒中,而內餡的調味影響整顆粽子的味道,最好以醃料略醃即可,不必下鍋炒過,內餡多選瘦肉儘量避免使用鹹蛋黃及肥肉,少放點肉,多放點蔬菜,如:洋蔥、香菇、竹筍等,少油多纖多健康!

淡調味,口味讚
吃粽子時,最好少淋佐味的沾醬,如:甜辣醬、醬油、蕃茄醬等,因為這些都是含鈉量高的調味料,對高血壓、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之患者有不良的影響。有些人會撒上花生粉及醬料再食用,粽子中的花生與配料的花生粉都屬於油脂類,對於需要限制油脂的人要特別注意,並且要注意花生是否遭黴菌(黃麴菌)污染而引發黃麴毒素(Aflatoxin)中毒。

在製作鹼粽時要特別注意,每年端午節前後都會發生誤食鹼水造成食道嚴重灼傷之案例,「鹼粽水」是一種強鹼液體,成分含高濃度氫氧化鈉,一旦誤食,只要少量(少於1 cc),立刻會造成食道及腸胃道的嚴重傷害,在此呼籲應將「鹼粽水」妥善收藏,並註明危險勿食的警示,以防意外發生,另外食用鹼粽時也要注意是否有不肖業者添加硼砂以增加口感。少一點調味料,多一點食物的原味芳香,便多一點健康。

加點蔬菜水果,均衡滿分
粽子是糯米製品不易消化,端午節前後,千萬不要餐餐吃粽子,或只吃粽子忘了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如:青菜和水果等,以免消化不良或膳食纖維不足、腸胃蠕動不易而造成便秘。不妨配一盤青菜與一碗清淡的湯,如:冬瓜、竹筍、絲瓜湯等,最後再來一份水果,增加纖維質的攝取,達到營養均衡。

飲食小技巧:
1) 不可餐餐吃粽子,或只吃粽子忘了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一天以一個肉粽為原則。
2) 吃粽子時應搭配1~2碟青菜,一碗清湯及一份水果,以增加纖維質攝取、避免攝取過多的油脂,達到均衡飲食的原則。
3) 包粽子時,最好選用符合「三少一多」即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如五穀雜糧類:薏仁、蓮子、紅豆、芋頭、燕麥、蕎麥、綠豆、山藥等)素材。
4) 以蒟蒻取代五花肉。
5) 製作豆沙粽時,建議以植物油取代豬油。
6) 以瘦肉2兩替代肉粽中蛋黃、肥肉。
7) 可以變換花樣,包不同口味的紫糯養生粽、雜糧粽、黑糯米粽。
8) 蕃茄醬、甜辣醬或辣椒醬,是含鈉量高的調味料,所以在吃粽子時盡可能少沾這些醬料。

傳統的粽子內餡多油、多熱量,隨著現代人講求健康飲食,食用的粽子並不一定要依照傳統方法製作,不妨製作另類的粽香,只要稍加改變,包粽子時,選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素材,調味料少放一點,粽子也可以有另類的美味,動手DIY讓今年端午佳節有不同的健康創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