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典型在夙昔─藉由榜樣的效法讓「嘉基」經歷神的同在

發布日期
2007/06/20
點閱
316

今年是嘉基第49週年院慶,也是我在嘉基過的第二個院慶,我的員工編號是五開頭的四位數,在「嘉基」我算是資淺的員工,對於「嘉基」的歷史,都是從照片、影片和文字資料知道的,今天能在「嘉基」服務,是享受前人努力的成果,我目前的工作也是在前任院牧們的基礎上繼續建造。

「嘉基」由當年只有30張病床、醫療設備簡陋、工作人員缺乏,發展到今天擁有1000張病床、人員充足、設備新穎的區域教學醫院的規模,這期間所歷經的滄桑,我都沒有親身經歷過,對於「嘉基」過去創業時期的種種,只能憑想像,因為當我來到「嘉基」服務之後就是今日的規模,雖然我很想參與過去的一切,但也只能從資深員工的口中知道過去的歷史,「嘉基」新進的員工對於過去,永遠只能間接得知,這種斷裂的歷史感對我來說難免是一種遺憾。

這次創院院長的夫人戴師母以80歲的高齡回來歡度49週年慶,稍微彌補了我的遺憾。在戴師母這次造訪嘉義的期間,我感到無比榮幸有幾次機會可以見到她老人家,在每次短暫的接觸裡,她是如此的和藹可親,對於人們為她做的每一件事情,在與人的每一個互動中,總是滿懷感恩和興奮,讓每一個與她接觸的人都感受到尊重和榮耀。雖然她目前和夫婿住在英國,時而往返於英國、美國、澳洲之間,但仍心繫台灣,在她回台短短兩週的期間,她儘可能的想要把二十五年在台灣宣教的故事、生活中的點滴,和她現任的夫婿分享,在院牧部的歡迎餐會中,她的夫婿在經過幾天的陪伴後,有所領悟的發現到,原來戴師母真正的故鄉是在台灣!

記得在那次院牧部的聚餐中,戴師母為今天「嘉基」所做的非常感恩。她回想起當年她的孩子就讀某家公立托兒所時的經驗:有一天孩子從學校回來,口裡唱著老師教的歌,歌詞的內容是:「反攻大陸,殺共匪」,她聽了感到非常的震驚,她不希望孩子的心中充滿肅殺之氣,她希望孩子的心中有愛,後來就為孩子辦理轉學;她沒有想到今天「嘉基」也能到大陸義診,她為今天「嘉基」能以愛的行動和大陸人民互動而感謝神,這樣的轉變,是他們當年因為政治因素無奈的離開中國想像不到的。從她的分享中,我感受到宣教士心中念念不忘的,是神當年託付他們的使命,他們心中所充滿的是神的愛,她除了肯定我們現在所做的之外,並希望有一天「嘉基」也能回到當年戴醫師出生的河南省設立醫院。

這次戴師母回台,許多退休的員工也都回來團圓,大家都很開心並且竭盡所能的接待她,以能夠服事接待她老人家為榮,有些同工更是將戴師母視為他們生命中的貴人,把握可以報答當年恩情的機會。無論是「嘉基」或是個人,大家都用行動向戴家對「嘉基」和嘉義鄉親的貢獻表達了最真摯的感謝,因為有戴家當年的貢獻,才有今日的「嘉基」,她的到訪讓我們再一次溫習戴家無私奉獻精神的美好榜樣。我們也看見義人的後裔是如何的蒙神的賜福,戴師母的晚年過得非常豐富,戴醫師的六個孩子,五個繼承他的衣鉢也成為執業醫生,另一位是大學教授。

嘉基老一代的員工漸漸退休,他們曾經與戴院長夫婦共同寫「嘉基」的歷史,他們體驗過「嘉基」創業的艱辛,他們也以「嘉基」為家,將青春歲月貢獻給「嘉基」直到退休,由於他們的付出締造了今天「嘉基」的「嘉績」,隨著資深同工陸續的退休,院區日益的擴大,「嘉基人」從戴家所學習到的無私奉獻精神如何能代代傳承,讓不曾經歷「嘉基」慘澹過去的年輕「嘉基人」可以效法;神在「嘉基」歷史中的作為如何讓現代的「嘉基人」可以紀念,使得我們可以藉由記得曾經帶領「嘉基」經過困難的神,而得到面對現在和未來的信心和勇氣,成為我們今日的重要課題。

聖經腓立比書四章8至9節勸勉我們說:「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但願我們能常常去思念這些美好的榜樣並且照著去行,使嘉基在未來仍持續不斷的經歷平安和神的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