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益清潔到關係連結
「斷捨離」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詞,熟悉的用詞常常出現在耳邊,陌生的是缺乏執行經驗,想做又怕失敗,令人糾結又期待。再耕園保康清潔隊推出一項「公益清潔」的服務,針對無法獨力完成居家清潔環境的弱勢族群們,由社工評估其需求後轉介使用,清潔隊會協助他們環境整理,運用斷捨離的概念,讓服務對象物品留存決策,一同動手整理環境並教導後續的維持,讓居家生活的品質提升。
猶記得在阿巧家的公益清潔服務時,清潔隊庇護員工清理時,阿巧在旁不斷的道謝,看著她因家中環境的改變,臉部巧妙地出現情緒變化,耳邊又傳來她輕柔的聲音,娓娓道來一段段的生活故事,阿巧第7 類身障者,因行動不便,在家務整理上有所困難,每當垃
圾或食物碎屑掉到地板縫隙、夾縫或桌椅下時,便無力處理,因肢體的限制,蹲彎都是困難,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力,只能眼睜睜的
看著廁所、房間越來越髒亂,久而久之也就習慣和混亂共存。
在丟棄、保留與歸納整理的歷程中,看著阿巧經驗著斷、捨、離的情緒起伏,每一個物品對阿巧都是一種回憶,引導她想起用它、
買它、擁有它的歷程,並如數家珍的跟大家介紹,此時帶隊的就服員除了指導庇護員工執行業務外,也會適時的回應阿巧在面對物品
或是過往的回憶,提醒客觀、理性地判斷留存選擇決定,適時的將過往的事物好好打包說再見了,重新出發,擁抱不一樣的生活選擇!最後,阿巧開心與我們道謝,直接預約下次清潔的時間,整個歷程有一點體悟,或許有時人需要的不一定是表面上的需求,而是內心上渴望與人的關心及互動。
對保康清潔隊而言,這是一場例行操作的公益清潔,我們卻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簡單互動與互助,與帶來的喜悅及快樂,在效益當道
的社會中,或許有太多的成本利潤與計價,人們失去了生活中單純付出、互助、關懷的友善, 失去了心與心的連結,藉著這一次的
服務,阿巧重新打包前進的生活,帶來希望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