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刊物

嘉基刊物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首頁
嘉基刊物

作慢飛家庭的翅膀 在嘉深耕早療 25 年 「孩子進步 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侯育銘醫師

發布日期
2023/10/24
點閱
461

作慢飛家庭的翅膀 在嘉深耕早療 25 年 「孩子進步 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侯育銘醫師

    民國5、60 年代,雲嘉地區小兒麻痺症大流行,病童往往伴隨脊椎側彎、肢體變形度過一生。嘉基創院院長戴德森醫師看見這群
孩子的需要,當年已經50 歲的他,決定回美國擔任骨科住院醫師,學習脊椎矯正技術。返台後,他成立嘉基小兒麻痺中心,並遠至屏東基督教醫院支援,陪伴許多病童自信站立、重拾笑容。
    這份關懷孩童的使命延續至今,嘉基自民國86 年起,陸續成立兒童心理衛生門診、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通報轉介中心、晨光智能
發展中心等組織,與醫療照護體系充分連結,整合早期療育所需的「社政、醫療、教育」三大資源。侯育銘醫師作為箇中靈魂人物,他以獨到的耐心和遠見,帶領嘉基早療團隊持續「多走一里路」,從草創邁向成熟、從醫院走到偏鄉、從個案步入家庭,投身兒童精
神醫學領域三十多年來,他的目光始終看向光亮處,柔和卻堅定地說著:「小朋友的成長不能等,我們就努力做吧!」
    師承台灣自閉症研究巨擘宋維村返鄉開辦兒童發展聯評中心
    就讀醫學院期間,侯育銘沒想過日後會成為兒童精神專科醫師,但受訓過程中,他深受宋維村醫師嚴謹的教學和臨床態度影響,又正逢成家之年,「我自己研究精神醫療,當然要了解自己的小孩」,便決定跟隨宋醫師學習,一頭栽進兒童精神醫學領域。侯育銘談到恩師,語氣難掩崇敬之情,「我是一個做事情很投入、要求很嚴格的人,這樣的工作態度,都是受到宋醫師的教導。」受訓結束後,省立屏東醫院(今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精神科任職兩年,在此處開立兒童心理門診的經驗,成為日後珍貴養分,但他坦言公立醫院有其侷限性,與太太討論後,便決定回鄉奉獻所學,於民國85 年接任嘉基精神科主任,隔年起陸續開辦兒童心理衛生門診、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帶領嘉基早療團隊逐步成形。
    嘉基是全國第七家聯評中心,成立初期,科別整合、專科不足是最大挑戰,侯育銘相當感謝時任院長翁瑞亨醫師(第16 屆醫療奉
獻獎得主)的大力協助,每月跟著團隊成員一起開會、吃便當,「他一聽就知道遇到什麼困難,關鍵的時候就會講話,讓事情推動得比較順暢,而且當時沒有小兒神經科,就要他幫忙找人力。」時至今日,嘉基兒童聯評中心的陣容相當完整,包含精神科、復健科、耳鼻喉科、特殊需求者牙科、兒童醫學部( 內分泌/ 腦神經/ 過敏免疫/ 新生兒科) 等專科,再配合通報轉介中心的社工師加入,成為嘉義地區慢飛家庭的最佳後盾。
    經診斷確認為發展遲緩的孩子,部分會進入由嘉基協助成立的晨光智能發展中心,在侯育銘主持之下,晨光與嘉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復健科定期進入晨光幼兒園進行治療,心理師也會與老師討論孩子的行為問題,每年的個案討論會議,當然也邀請晨光的
老師們一同加入,醫療和教育一體,提供慢飛家庭更加完備、順暢的早期療育服務。